做完手术后发烧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8/17 06:24
发布于 2025/08/17 06:24
手术后发热可能与手术创伤、感染、药物反应、血栓形成或脱水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寒战、乏力等症状。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手术过程中组织损伤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这种非感染性发热多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内,体温一般不超过38.5摄氏度。可通过冰袋冷敷额头腋窝、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降温,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若伴有明显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等药物。
手术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或尿路感染都可能引起发热,常见于术后3-7天,体温常超过38.5摄氏度。切口感染可见红肿渗液,肺部感染多伴咳嗽咳痰。需进行血常规、分泌物培养等检查,确诊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严重者需清创处理。
麻醉药物、抗生素或输血制品可能引发药物热,表现为用药后突发高热伴皮疹。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抗过敏,配合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术后用药需严格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与表现。
长期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流淤滞形成血栓,除发热外可见患肢肿胀疼痛。需进行血管超声检查,确诊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严重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术后早期活动下肢、穿戴弹力袜有助于预防。
禁食时间过长或术中失液可能导致脱水热,体温多在37.5-38摄氏度之间。表现为皮肤干燥、尿量减少,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逐步恢复饮食后多饮用淡盐水。植入物手术可能出现吸收热,一般1-2周内自行消退。
术后应每日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摄氏度持续24小时需及时就医。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生素。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鸡蛋羹、鱼肉粥,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愈合。避免剧烈活动但需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睡眠时抬高手术部位减轻肿胀。出现寒战高热、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
上一篇 : 膝盖撞击后怎么判断骨头有没有事
下一篇 : 产后脊柱侧弯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