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8/18 12:02

沙眼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常见传播途径有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共用毛巾或脸盆、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等。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具有较强传染性。

1、接触分泌物

直接接触沙眼患者眼部分泌物是主要传播方式。沙眼衣原体存在于患者睑结膜分泌物中,当健康人用手接触患者眼睛后揉搓自己眼睛,病原体可通过眼-手-眼途径传播。患者常伴有眼睑红肿、畏光流泪等症状,急性期传染性最强。

2、共用生活用品

共用毛巾、脸盆、枕头等个人物品可导致间接传播。沙眼衣原体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沾染分泌物的物品若未经消毒被他人使用,可能造成感染。农村地区因卫生条件有限,该传播方式较为常见。

3、污染物体接触

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门把手、玩具、衣物等物体后揉眼可能传播。沙眼衣原体在干燥物体表面存活时间较短,但在适宜环境下仍具有传染性。儿童因卫生意识薄弱,更易通过该途径感染。

4、母婴垂直传播

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可能感染。若孕妇患有活动性沙眼,分娩过程中婴儿眼部接触带有衣原体的宫颈分泌物可引发包涵体性结膜炎。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但可能引起婴儿严重眼部感染。

5、昆虫媒介传播

苍蝇等昆虫可能机械性传播病原体。苍蝇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后,再将病原体带到健康人眼部或食物上,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可能成为传播媒介。该途径的传播效率相对较低。

预防沙眼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揉眼,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家庭成员患病时应分开使用洗漱用品,定期煮沸消毒。出现眼红、异物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磺胺醋酰钠滴眼液等药物。集体单位发现病例需做好环境消毒,加强健康宣教,控制传染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眼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