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发布于 2025/08/21 14:13
发布于 2025/08/21 14:13
接种乙肝疫苗前需确认无过敏史、发热等禁忌证,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并避免剧烈运动。乙肝疫苗主要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接种对象包括新生儿、高危人群及未感染者。
接种前需如实告知医生是否有疫苗成分过敏史,如对酵母过敏者禁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急性发热性疾病、严重慢性病发作期应暂缓接种。妊娠期妇女需由医生评估风险收益比,免疫缺陷患者可能需调整接种方案。
避免空腹接种以防低血糖反应,穿着宽松衣物便于上臂三角肌注射。携带既往疫苗接种记录供医生核对,成人需提前检测乙肝五项确认未感染。儿童接种前家长应测量体温并观察精神状态。
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消毒皮肤。肌肉注射深度不足可能影响免疫效果,注射后轻压针眼避免出血。不同年龄段接种剂量不同,成人20μg/剂,儿童10μg/剂。
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可用干净毛巾冷敷处理。少数人会出现低热、乏力等反应,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接种点需配备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
按0-1-6月程序完成三针接种,延迟接种需补种而非重新开始。高危人群可检测抗-HBs确认免疫效果,抗体滴度不足者可加强免疫。完成全程接种后保护期可达15年以上,定期检测抗体水平。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洗澡以防感染,三天内忌辛辣刺激食物及饮酒。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出现持续高热或局部化脓需及时就诊。日常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完成全程接种后仍需注意血液暴露防护。建议高危职业人群每5-10年检测抗体水平,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需立即评估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上一篇 : 治疗尿毒症的最佳时机
下一篇 : 慢性肾炎用什么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