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什么病
发布于 2025/08/23 05:12
发布于 2025/08/23 05:1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胸闷等症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能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情绪激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等方式干预。
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主要发病机制,常见于房室结双径路或预激综合征患者。这类患者心脏电信号传导路径存在先天异常,容易形成折返环路。典型表现为突发心跳加速至150-250次/分,可能伴有头晕、出汗。临床常用普罗帕酮片、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发作,严重者需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病灶后实施射频消融术。
强烈情绪波动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焦虑、惊恐等心理状态会促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改变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这类发作多伴随明显的紧张感,发作时可通过valsalva动作或颈动脉窦按摩尝试终止。日常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是继发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病因。患者除心悸外,通常还伴有体重下降、手抖、怕热等甲亢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治疗上需控制原发病,可联合使用甲巯咪唑片调节甲状腺功能,同时配合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改善心律失常。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失衡可能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这些电解质异常会影响心肌细胞膜电位稳定性,多见于长期利尿剂使用、严重腹泻或饮食失衡者。发作时可能伴随肌无力、抽搐等症状,需及时检测血电解质水平,通过口服氯化钾缓释片或门冬氨酸钾镁片纠正失衡,预防复发需保持均衡饮食。
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茶碱类制剂可能通过影响心肌自律性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这类药物性心律失常多有明确用药史,停用相关药物后症状多可缓解。对于必须使用相关药物的患者,可在医生监护下调整剂量,或联用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等钙通道阻滞剂进行预防。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保持每日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采取坐位,尝试深呼吸或咳嗽等迷走神经刺激方法。建议随身携带心电图记录设备以便发作时捕捉心电变化,定期心内科随访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饮食上注意补充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
上一篇 : 心内膜弹性纤维增生症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 重度鼾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