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类型
发布于 2025/08/26 06:17
发布于 2025/08/26 06:17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和游离型四种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退变或外力作用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的病理状态,可能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膨出型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最轻微的类型,表现为纤维环外层完整但整体向椎管内均匀膨隆。髓核未突破纤维环,仅因椎间盘脱水变形导致轮廓改变。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腰痛,久坐或负重时加重,平卧可缓解。影像学检查显示椎间盘后缘平滑膨出,硬膜囊受压较轻。早期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及核心肌群锻炼改善症状。
突出型为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从裂隙中局限性突出但未完全脱离。此类型占临床病例多数,常见于L4-L5和L5-S1节段。典型症状为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痛,咳嗽或打喷嚏时疼痛加剧。查体可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可能伴有患侧肌力减弱或感觉异常。CT或MRI显示突出物压迫神经根,需结合药物镇痛和牵引治疗。
脱出型指髓核突破纤维环和后纵韧带,但仍与椎间盘母体相连。此类型易引发急性剧烈腰腿痛,常伴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如会阴麻木、排尿困难。影像学可见不规则突出物进入椎管,硬膜囊明显变形。部分患者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术后需严格避免弯腰负重以防止复发。
游离型为最严重类型,髓核完全脱离椎间盘形成游离碎片移位至椎管其他位置。患者多表现为突发下肢瘫痪或大小便失禁等马尾综合征。MRI可见椎管内游离髓核组织,常需急诊手术清除。术后需长期康复训练恢复神经功能,复发概率较高需定期随访。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保持正确坐姿并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睡眠选择硬板床,侧卧时双腿间放置枕头减轻脊柱压力。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疼痛,慢性期适当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少腰椎负荷。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无力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盲目推拿按摩加重损伤。
上一篇 : 舌癌动了手术还需要化疗吗
下一篇 : 吃醋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