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压疮的危险因素

发布于 2025/08/31 13:47

导致压疮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长期卧床、营养不良、皮肤潮湿、感觉障碍、血液循环不良等。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发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的疾病。

1、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是压疮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卧床时间过长会导致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受阻,组织缺血缺氧。特别是骨骼突出部位如骶尾部、足跟、髋部等更容易受压。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定时翻身,使用减压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会降低皮肤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蛋白质和维生素缺乏会影响胶原蛋白合成,使皮肤变薄、弹性下降。贫血会减少组织供氧,延缓伤口愈合。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需要加强营养支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3、皮肤潮湿

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会增加摩擦力和剪切力,破坏皮肤屏障功能。汗液、尿液、粪便等会刺激皮肤,导致角质层软化、糜烂。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需要及时清洁皮肤,使用吸湿性好的护理用品,保持皮肤干燥。

4、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患者无法感知疼痛和不适,不能及时调整体位。糖尿病、脊髓损伤等疾病会导致感觉神经受损。这类患者需要加强护理,定期检查受压部位皮肤情况,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5、血液循环不良

血液循环不良会降低组织的氧供和营养供应,影响组织修复能力。动脉硬化、心力衰竭、低血压等疾病都会影响血液循环。对于这类患者,需要控制基础疾病,改善循环功能,避免局部受压。

预防压疮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改变体位,使用减压装置,加强营养支持,控制基础疾病。对于高危人群,需要密切观察皮肤情况,早期发现并处理压疮。一旦出现压疮,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皮肤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