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肿瘤射频消融术

发布于 2025/09/01 09:20

肿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破坏肿瘤组织的微创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肝癌、肺癌、肾癌等实体肿瘤。

肿瘤射频消融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射频电极针穿刺至肿瘤部位,通过高频交流电使组织离子震荡摩擦产热,局部温度可达60-100摄氏度,导致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该技术通常在超声、CT或MRI引导下进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操作的特点。对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肿瘤,单次消融成功率较高;对于较大肿瘤可能需要分次或多针联合消融。手术过程需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穿刺部位疼痛、低热等,一般1-3天可缓解。

术后需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1周。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促进组织修复。术后1个月需复查影像学评估消融效果,之后每3-6个月定期随访。对于肝硬化患者需特别注意肝功能监测,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长期护理需结合肿瘤类型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或复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心血管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