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力增高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9/02 11:30

颅内压增高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脱水治疗、手术减压、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颅内压增高通常由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脑积水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患者需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体位,避免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500毫升以内,保持环境安静以减少脑耗氧量。密切监测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需立即就医。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快速脱水降颅压,或使用呋塞米片辅助利尿。对于炎症因素导致者可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脑水肿。头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但须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3、脱水治疗

通过静脉输注高渗溶液如20%甘露醇注射液,配合口服甘油果糖氯化钠溶液维持渗透压梯度。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出现低钾血症或肾功能损伤。严重脑水肿者可考虑使用人血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4、手术减压

对于药物控制无效的顽固性颅高压,需行去骨瓣减压术或脑室穿刺引流术。肿瘤占位引起的需切除病变组织,脑积水患者可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需预防颅内感染,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减压效果。

5、病因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结核性脑膜炎应联合异烟肼片和利福平胶囊治疗。脑血管畸形者考虑介入栓塞或伽玛刀治疗,代谢性脑病需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所有病因治疗均需在神经专科指导下进行。

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下,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避免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睡眠时使用高枕卧位。定期复查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情况,出现持续头痛、喷射性呕吐或意识障碍需立即急诊处理。康复期可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但须避免高强度运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神经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