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前突如何矫正
发布于 2025/09/07 06:08
发布于 2025/09/07 06:08
上颌骨前突可通过正畸治疗、正颌手术等方式矫正。上颌骨前突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面部轮廓突出等症状。
正畸治疗适用于轻中度上颌骨前突,主要通过佩戴固定矫治器或隐形矫治器调整牙齿位置。矫治过程中可能伴随牙齿酸胀、牙龈轻微出血,需定期复诊调整矫治力度。常见矫治器包括金属托槽矫治器、陶瓷托槽矫治器、隐形矫治器等。治疗周期通常需要1-3年,矫正后需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
正颌手术适用于严重骨性上颌前突,需联合正畸治疗进行。手术通过截骨后移上颌骨位置,改善面部轮廓与咬合功能。术前需进行三维影像评估,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肿胀、麻木,需配合流质饮食与口腔清洁。常见术式包括上颌骨LeFortI型截骨术、分段截骨术等,恢复期约3-6个月。
儿童青少年上颌前突可早期使用功能矫治器干预,如头帽-口外弓、Activator矫治器等。这类矫治器通过抑制上颌骨过度生长或引导下颌发育,改善颌骨关系。需每日佩戴12小时以上,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说话不便或黏膜压痛,需定期调整矫治器压力。
针对不良口腔习惯导致的上颌前突,可进行唇肌与舌肌功能训练。包括闭唇练习、舌顶上腭训练等,帮助建立正常吞咽与呼吸模式。训练需每日重复进行,持续3-6个月可见效果,需配合正畸治疗以巩固疗效。
复杂病例常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先通过正畸排齐牙齿,再经手术矫正颌骨位置,最后精细调整咬合关系。治疗全程需口腔颌面外科与正畸科协作,可能出现术后咬合不稳定、颞下颌关节不适等症状,需长期随访观察。
矫正期间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与牙线清洁矫治器周围。避免过硬、过黏食物,防止矫治器脱落或损坏。术后恢复期应遵医嘱进行张口训练与冷敷消肿。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矫正后需长期佩戴保持器维持效果。若出现矫治器松动、持续疼痛或伤口感染,应及时就医处理。
上一篇 : 口腔溃疡是肝火还是胃火
下一篇 : 牙龈肿痛可以吃甜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