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有哪些症状需要做胃镜
发布于 2025/09/18 15:12
发布于 2025/09/18 15:12
胃病患者若出现上腹疼痛反复发作、呕血黑便、吞咽困难、不明原因消瘦或贫血等症状时,通常需要做胃镜检查。胃镜能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是诊断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持续或间歇性上腹部疼痛超过1个月,尤其是空腹或夜间加重,可能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关。胃溃疡疼痛多位于剑突下,进食后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以饥饿痛为主。这类患者需通过胃镜明确溃疡位置、大小及是否伴出血。常用药物包括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
呕鲜红色血液或咖啡样物,粪便呈柏油样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胃溃疡穿孔、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危急情况。胃镜可定位出血点并实施止血治疗,如发现活动性出血,可能需使用凝血酶冻干粉、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等药物。
进食固体食物梗阻感进行性加重,伴胸骨后疼痛,需警惕食管癌、贲门癌或食管狭窄。胃镜能直观观察食管黏膜是否出现肿物、溃疡或狭窄环,必要时可取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此类症状可能需联合使用多潘立酮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缓解梗阻。
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且排除糖尿病、甲亢等疾病,可能与胃癌、胃淋巴瘤等消耗性疾病相关。胃镜可发现早期胃癌的黏膜糜烂、凹陷或隆起性病变,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伴随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早饱感,可能使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辅助修复黏膜。
血红蛋白持续低于正常值,经补铁治疗无效,需排查慢性胃出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胃镜能发现胃角溃疡、胃窦血管扩张等隐匿出血灶,这类病变可能无明显疼痛症状。治疗需结合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等纠正贫血,同时处理原发病灶。
胃镜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高血压患者应提前控制血压,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进食。若胃镜发现可疑病变,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胃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胃镜筛查。胃病患者出现报警症状时切勿拖延,早期胃镜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
上一篇 : 胃溃疡严重吗后果是什么
下一篇 : 吃面食烧心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