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 女性压力过大腹部越大

发布于 2012-12-27 13:06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们倡导男女平等,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经济独立,身在职场,女性承受的工作压力往往高于同等男性,不少白领女性抱怨,工作压力如此之大体重不降反增,很是令人郁闷,《美国流行病学期刊》最近的报道却说,形成“小腹婆”的原因并非饮食所致,还跟工作、生活压力有关。

  压力越大食欲越好

  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员伊普和她的同事,曾经对59位年龄在30至46岁的女性进行研究。这些女性有身材苗条的也有肥胖的,她们都说自己承受相当大的生活压力。研究人员取她们的唾液来分析,结果发现,压力大的女性腹部脂肪囤积比生活压力小的女性高。这表明,在压力状态下,容易产生压力荷尔蒙皮质醇。

  皮质醇是肾上腺在应激反应里产生的一种激素,在压力状态下,身体需要它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为身体提供大量能量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没有皮质醇,身体将无法对压力作出有效反应。比如,当狮子从灌木丛中向我们袭来时,我们就只能吓得屁滚尿流、目瞪口呆动弹不得。而如果有皮质醇代谢,身体就能够启动起来逃走或者搏斗。

  不过,人如果长期处于压力下,皮质醇指数高于正常水平,体内糖和脂肪下降至正常情况下的一半时,机体会强烈需求能量的补充。所以人的食欲就会异常好,导致脂肪在体内特别在腹部的堆积。此外,皮质醇长期过高容易减少骨质沉积,损伤脑神经细胞,削弱机体免疫功能,较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纤瘦女性更危险

  因压力原因导致的脂肪,为何偏偏选择腹部?这是因为激素皮质醇做了脂肪的“搬运工”。它刺激了一种酶的释放,这种酶专门负责将脂肪贮存到腹部深处的细胞中去。当身体受到各种激素(如皮质醇)的刺激而陷入一种“紧急动员”状态时,即使热量是身体所需要的,腹部脂肪恰好比其他部位的脂肪更易转化为人体所需的即时热量。

  “小腹婆”并非只是肥胖女性的专利,身体纤瘦的女性会更危险。对于这些女性来说,腰腹部积肥恰恰说明她们对压力极为敏感。而对于超重妇女来说,腰腹部的肥胖可能会有各种原因,皮质醇的刺激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腹部保留适量脂肪有助于健康

  千万别小看腹部脂肪堆积,它的增加是身体健康发出的警讯。小腹变大除了影响外观,还增加了身体其他部位发生病变的风险。因为,腹部脂肪是身体内最活跃的脂肪,因此也是最危险的脂肪。它最容易引起胆固醇过高、心脏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

  维持平坦腹部 需学会减压

  避免小腹脂肪堆积的最好办法,就是学会减压。运动是缓解压力的最好方法,锻炼不仅能燃烧体内的脂肪,更因为适量的运动令人心率加快,还促使大脑中产生某种令你“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另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因为吸烟、喝酒、睡眠不足会导致皮质醇浓度升高。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小孩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复发吗

回答:小孩肺炎支原体感染确实存在复发的可能性,主要与免疫力低下、治疗不彻底或再次接触病原体有关。预防复发需从提高免疫力、规范治疗和避免感染源入手。 1、免疫力低下 小孩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

Q
出现先兆流产后多久会流产呢

回答:出现先兆流产后,流产的时间因人而异,可能几天到几周不等,具体取决于个体情况和保胎措施的有效性。先兆流产的常见原因包括胚胎发育异常、母体激素水平不足、子宫结构问题等。及时就医、调整生...

Q
小儿麻痹症主要是损伤了什么神经

回答:小儿麻痹症主要损伤的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和瘫痪。这种疾病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通过感染破坏神经细胞,影响肌肉控制。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疫苗接种、康复训练和支持性护理。...

Q
小孩腱鞘囊肿要紧吗怎么治疗

回答:小孩腱鞘囊肿通常不太严重,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如物理疗法、药物注射或穿刺抽液等。腱鞘囊肿是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生长通常缓慢且恶化可能性极低。 1.物理疗法:通过按摩、热敷等方...

Q
肌阵挛会大发作吗

回答:肌阵挛本身不会直接引发大发作,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特别是与癫痫相关时,可能会出现大发作的情况。肌阵挛通常是由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引起的,而异常放电扩散至多个脑区时,有可能导致大发作...

Q
产后血虚血瘀的症状有哪些呢

回答:产后血虚血瘀是许多产妇常见的身体问题,通常表现为多种症状,影响产后的恢复。血虚血瘀不仅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到日常生活和母婴的互动。常见的症状包括产后出血、乳汁分泌不畅、...

Q
60岁脸部下垂怎么办

回答:60岁时,面部下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改善这种情况。面部提升术、肉毒素注射、玻尿酸填充、胶原蛋白注射和线雕都是可行的选择。如果下垂伴随皮肤松弛或皱纹增多,建议咨询...

Q
吃葡萄后关节痛什么原因

回答:吃葡萄后关节痛并不一定是葡萄本身引起的,更多可能是关节自身存在问题,或者葡萄摄入过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比如痛风发作。明确病因对症处理,才能有效缓解关节不适。 1、关节本身疾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