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主要分为唇裂、腭裂以及唇裂合并腭裂三类。唇裂指上唇组织未完全闭合,腭裂指口腔顶部硬腭或软腭存在裂隙,唇裂合并腭裂则同时存在上述两种畸形。该疾病可能与遗传、孕期营养缺乏、药物暴露等因素有关,需通过手术修复改善功能与外观。
1、唇裂
唇裂表现为上唇单侧或双侧部分或完全裂开,根据裂隙程度可分为不完全性唇裂和完全性唇裂。不完全性唇裂仅累及唇红缘或部分唇组织,完全性唇裂则从唇红延伸至鼻底。常见病因包括孕期叶酸缺乏、吸烟或接触致畸物质,部分病例与遗传基因突变相关。典型症状为喂养困难、发音障碍及面部外观异常,需在3-6月龄时进行唇裂修复术。
2、腭裂
腭裂分为硬腭裂、软腭裂及黏膜下腭裂,硬腭裂涉及前颌骨与硬腭骨质缺损,软腭裂仅影响悬雍垂和软腭肌肉层。黏膜下腭裂表现为黏膜完整但肌层中断,易被漏诊。患者常出现吮吸无力、鼻腔反流及开放性鼻音,严重者可引发中耳炎。手术时机多选择在9-18月龄,需重建腭部肌肉连续性以恢复吞咽和语言功能。
3、唇裂合并腭裂
唇裂合并腭裂是最严重的类型,同时存在唇部裂隙和腭部骨质缺损,多与染色体异常或综合征性疾病相关。患儿需分阶段手术,先修复唇裂改善喂养,再修复腭裂促进语言发育。长期可能伴随牙槽嵴裂、颌骨发育不良等并发症,需正畸、语音训练等多学科联合干预。
唇腭裂患者术后需定期随访评估生长发育,婴幼儿期可使用特殊奶嘴辅助喂养,避免呛咳。家长应关注患儿听力及语言发育,1岁后开始口腔肌肉训练。日常注意口腔清洁,术后半年内避免硬物碰撞手术部位。成年后可能需二次整形手术改善外观,建议备孕女性补充叶酸以降低胎儿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