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拔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出血加重。急性期通常指牙齿或周围组织存在明显炎症、脓肿或全身感染症状时,此时拔牙风险较高。
牙齿处于急性炎症期时,局部血管扩张充血,组织水肿脆弱,拔牙操作可能使细菌或炎性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感染扩散至邻近组织或全身。常见表现为拔牙后疼痛加剧、面部肿胀明显、发热乏力等。炎症还可能影响麻醉效果,增加术中疼痛感。术后创口愈合速度会因炎症环境而延缓,出现干槽症的概率上升。部分患者可能因感染未控制而引发颌骨骨髓炎或全身性菌血症。
若因外伤、肿瘤等特殊情况必须在急性期拔牙,需在足量抗生素保护下进行。口腔医生会评估感染范围,可能先行切开引流或抗感染治疗,待红肿热痛减轻后再实施拔牙。对于伴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缺陷者,更需严格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需加强冷敷、止血和抗感染措施,必要时住院观察。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吮吸创口,选择温凉流质饮食,用对侧牙齿咀嚼。按医嘱服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高热时应立即复诊。日常维护需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其他牙齿,戒烟酒及辛辣食物至少3天,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