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隆胸一年后出现内部疼痛可能与假体移位、包膜挛缩、感染或神经压迫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针对性处理。
假体移位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由于剧烈运动、外力撞击或假体放置位置不当导致。患者可能感到乳房局部胀痛或异物感,伴随形态改变。轻度移位可通过弹性绷带固定改善,严重时需手术调整。假体周围形成的包膜过度收缩会挤压假体,引发持续性疼痛和乳房硬化。早期包膜挛缩可通过按摩、超声波治疗缓解,III-IV级挛缩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包膜。细菌感染多发生在术后早期,但迟发性感染可能与身体其他部位病灶扩散有关,表现为红肿热痛甚至发热,需抗生素治疗或取出假体。
神经压迫性疼痛常表现为针刺样或烧灼感,与假体压迫肋间神经分支相关,可通过营养神经药物或局部封闭缓解。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假体破裂,硅胶渗漏会刺激组织产生隐痛,需影像学检查确认。自体免疫反应也可能导致慢性疼痛,这类患者常伴有疲劳、关节痛等全身症状,需免疫调节治疗。长期疼痛还可能源于肌肉痉挛或筋膜粘连,物理治疗和拉伸运动可能有所帮助。
术后一年出现疼痛应优先排除病理性因素,建议进行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挤压乳房,选择支撑力好的内衣,定期随访评估假体状态。如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皮肤变化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