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不能手术时可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灌注化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控制病情。膀胱肿瘤通常由长期吸烟、接触化学物质、慢性膀胱炎、基因突变、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适用于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切除肿瘤组织。该方式创伤小且能保留膀胱功能,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尿频症状。常用辅助药物包括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
2、膀胱灌注化疗
膀胱灌注化疗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膀胱,适用于多发性或高复发风险肿瘤。常用药物包括吡柔比星注射液、羟基喜树碱注射液、表柔比星注射液。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膀胱刺激症状,需定期进行膀胱镜检查评估疗效。
3、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或肿瘤局部进展患者,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可能出现放射性膀胱炎或直肠炎,需配合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缓解副作用。
4、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常用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治疗前需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配合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
5、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使用厄洛替尼片、阿昔替尼胶囊等药物。需进行基因检测确定用药方案,可能出现高血压或蛋白尿等副作用,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联合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可减轻药物毒性。
膀胱肿瘤患者需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吸烟及接触染发剂等化学物质。建议选择西蓝花、西红柿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定期进行尿常规及膀胱超声检查,出现血尿或排尿困难症状时及时复查。根据体力状况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保持每周150分钟运动量。治疗期间注意会阴部清洁,使用pH值中性的沐浴露减少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