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软骨延长鼻小柱的手术过程主要包括术前设计、麻醉、耳软骨切取、鼻小柱塑形与固定、术后处理五个步骤。该手术通过移植自体耳软骨改善鼻部支撑结构,需由专业医生在无菌环境下操作。
1、术前设计
医生会根据患者面部比例和鼻部基础条件进行个性化设计,通过三维测量确定鼻小柱延长长度和形态。术前需拍摄鼻部正侧位照片,评估耳软骨取材区域,通常选择耳甲腔或耳甲艇部位。患者需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必要检查。
2、麻醉实施
手术多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静脉镇静,复杂病例可能选择全身麻醉。麻醉医师会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在耳廓周围注射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减少出血。鼻部同步进行鼻小柱区域阻滞麻醉,确保手术全程无痛感。
3、软骨切取
在耳后作隐蔽切口,精细剥离耳软骨膜后切取适量耳甲软骨,保留耳轮脚维持耳廓外形。取出的软骨需立即浸泡于生理盐水,修整为3-5毫米宽的条状或片状备用。耳部切口采用可吸收线分层关闭,加压包扎避免血肿形成。
4、鼻部塑形
经鼻小柱V形切口或开放式鼻整形切口,分离鼻翼软骨内侧脚与中隔软骨。将雕刻好的耳软骨以叠瓦式或撑开式植入鼻中隔尾端,使用5-0可吸收线多平面固定。同步调整鼻尖表现点与鼻唇角角度,实现鼻部立体感与功能性的平衡。
5、术后处理
术毕鼻腔填塞止血海绵,鼻外部用热塑板固定保护。24小时内冰敷减轻肿胀,5-7天拆除耳部缝线,10天左右去除鼻部夹板。术后3个月内避免挤压碰撞鼻部,定期复查观察软骨存活情况,完全恢复需6-12个月。
术后需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辛辣刺激饮食,睡眠时垫高头部减轻水肿。出现剧烈疼痛、异常渗液或发热需及时复诊。恢复期应戒烟戒酒,控制剧烈运动,避免戴框架眼镜。耳软骨作为自体组织排斥反应低,但存在轻微吸收可能,远期效果稳定后可根据情况二次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