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24小时内应冷敷,24小时后可改为热敷。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
拔牙后的前24小时是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的高峰期,此时毛细血管扩张可能导致局部渗血和肿胀。冷敷通过降低局部温度使血管收缩,减少组织液渗出和血液外渗,从而缓解疼痛和肿胀。可将冰袋包裹干净毛巾后轻贴于面部对应拔牙区域,每次持续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且冷敷物不可直接接触创口。
24小时后血管已形成初步血栓,此时转为热敷能扩张血管促进代谢废物清除,增加局部营养供应。湿热毛巾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为宜,每日3-4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热敷可软化因血肿形成的硬结,帮助消散淤血,但需避开手术创面防止感染。若48小时后肿胀未减轻或出现跳痛、发热,应及时复诊排除干槽症等并发症。
拔牙后除温度干预外,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吮吸动作,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使用对侧咀嚼。术后3天内禁止吸烟饮酒,刷牙时避开手术区。按医嘱服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若敷料持续渗血或出现剧烈疼痛、口臭等异常,需立即就医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