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需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刺激创口、合理饮食、观察出血情况以及按时服药。拔牙是常见的口腔治疗操作,术后护理对创口愈合至关重要。
1、保持口腔卫生
术后24小时内禁止漱口刷牙,避免破坏血凝块。24小时后可用温盐水轻柔漱口,每日3-4次。使用软毛牙刷避开创面清洁其他牙齿,防止食物残渣堆积引发感染。血凝块脱落可能导致干槽症,表现为剧烈疼痛和口腔异味。
2、避免刺激创口
术后48小时内禁止吮吸、舔舐创口或使用吸管,负压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避免剧烈运动、热水浴等促进血液循环的行为。吸烟饮酒会延缓愈合,建议至少戒烟酒3天。打喷嚏时需张口减轻压力,防止血凝块移位。
3、合理饮食
术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避免过热过硬食物刺激创面。3天内建议选择鸡蛋羹、土豆泥等软食,用健侧咀嚼。忌食辛辣、酸性食物及碳酸饮料,这些可能引发刺痛或腐蚀创面。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组织修复。
4、观察出血情况
术后轻微渗血属正常现象,可通过咬紧消毒棉球30分钟止血。若持续出血超过12小时或出血量较大,需及时复诊。夜间睡眠时可垫高枕头减少出血风险。创口周围出现明显肿胀、跳痛或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就医处理。
5、按时服药
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术后疼痛,但避免空腹服用。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出现皮疹等药物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拔牙后恢复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影响愈合。术后3天内可用冰袋间歇冷敷面部减轻肿胀,每次不超过15分钟。一周内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气压变化可能导致创口出血。通常5-7天可拆除缝线,完全愈合需1-2个月。若出现持续疼痛、张口受限或异味分泌物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口腔外科复查。恢复期间定期用氯己定含漱液维护口腔环境,但避免过度使用以免破坏菌群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