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栓塞介入手术并发症主要有穿刺部位出血、造影剂过敏反应、血管损伤、血栓形成和感染等。支气管栓塞介入手术是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送至病变血管以阻断血流,该手术可能因操作或个体差异引发相关并发症。
1、穿刺部位出血
手术需经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建立通路,穿刺点可能出现局部血肿或渗血。轻度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严重出血需外科缝合。术后需卧床制动6-8小时,观察穿刺处有无肿胀淤青。使用抗凝药物者出血风险增加,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
2、造影剂过敏反应
术中使用的含碘造影剂可能引发皮疹、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术前需询问过敏史并做皮试,备好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轻度过敏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重度需立即停止手术并抢救。
3、血管损伤
导管操作可能导致支气管动脉夹层或穿孔,表现为突发胸痛、咯血。术中需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谨慎操作,发现血管痉挛需立即撤回导管。严重血管损伤需用覆膜支架修复,或转外科开胸手术处理。
4、血栓形成
栓塞材料可能误栓非靶血管,导致肺梗死或脑梗死。术前需通过三维重建精确定位病变血管,术中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术后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需紧急行CT肺动脉造影,确诊后可用注射用尿激酶溶栓。
5、感染
导管介入可能将皮肤定植菌带入血管,引发菌血症或肺部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风险,术后发热需血培养检查。确诊感染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合并脓肿形成需经皮引流。
术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3天。观察有无发热、胸痛、咯血等症状,出现异常及时复查胸部CT。饮食宜清淡高蛋白,如鸡蛋羹、清蒸鱼等,促进创面修复。术后1个月需复查支气管动脉造影评估栓塞效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者需监测消化道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