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后的护理常规

发布于 2025/02/16 15:11

全身麻醉后的护理常规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和促进恢复。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确保麻醉药物完全代谢并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1、监测生命体征

全身麻醉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可能发生波动,护理人员需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若出现异常,及时调整体位或给予吸氧。术后前6小时内应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随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

2、保持呼吸道通畅

麻醉后患者可能出现舌后坠或分泌物增多,需确保气道畅通。护理人员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使用吸引器清理口腔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氧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3、预防并发症

全身麻醉后可能发生恶心、呕吐、低体温或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可使用止吐药物缓解不适,注意维持体温,鼓励患者尽早活动下肢以防止血栓形成。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意识状态,预防苏醒延迟或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4、促进恢复

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恢复胃肠功能,减少感染风险。患者可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床上翻身、四肢活动和深呼吸训练。饮食上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避免过早摄入油腻或难消化的食物。

全身麻醉后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通过科学监测和细致照料,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恢复进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