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嗝的原因有哪些 应该如何预防宝宝打嗝

发布于 2018/09/12 17:41 复禾健康

很多朋友做了父母之后应该都遇到过宝宝打嗝的状况,尤其是宝宝喝完奶后,有的时候大人打嗝都会觉得难受,那么宝宝呢,肯定更难受了,但是宝宝打嗝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有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甚至不知道怎么缓解宝宝打嗝,只能任随他们打嗝,觉得打一会儿嗝,就没事了,确实是过一会儿就没事了,但你们知道应该如何预防宝宝打嗝呢,我们做父母的应该要好好学习哦。

宝宝打嗝怎么办

一、喂奶后需竖抱宝宝

为了能够防止宝宝出现打嗝的情况,当妈妈们为宝宝喂完奶之后,我们需要将宝宝竖着抱,还要轻轻的拍一拍宝宝的背部,拍背部的目的是帮助宝宝排除胃部的部分空气,这样才能够防止宝宝出现打嗝的情况。



要是宝宝实在太困,想要睡觉了,那么我们也可以让宝宝躺在小床上,不过需要帮助宝宝垫一个小枕头,枕头也不要太高,还需要把宝宝的小手放在脑袋后面,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帮助宝宝缓解打嗝情况。

二、挠痒帮助宝宝缓解打嗝现象

要是宝宝一直打嗝,我们也可以采用挠痒的方式缓解打嗝。比如宝宝的嘴巴旁边以及耳朵边都是属于敏感部位,妈妈可以用小指头轻轻的挠痒,宝宝一旦受不了就会用哭表达,宝宝哭了之后,打嗝也会消失了。这也是很不错的方式。

三、喂奶缓解宝宝打嗝

喂奶也是能够缓解宝宝打嗝的。我们先将宝宝抱在手中,之后用手轻轻的敲宝宝的后背,之后再让宝宝喝几口温水,要是宝宝不喜欢喝温水的话,也可以选择让宝宝喝奶,这样就能够制止宝宝打嗝的情况了。

四、刺激宝宝足底制止打嗝情况

当我们用挠痒的方式还不能够制止宝宝打嗝的情况,那么就可以选择刺激足底的方式。我们的足底是更为敏感的部位,当我们轻轻刺激宝宝的足底,宝宝就会出现啼哭的情况,宝宝哭起来时,膈肌就会渐渐停止收缩,就不会出现打嗝情况了。

五、分散宝宝注意力制止打嗝情况

我们可以选择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帮助宝宝停止打嗝。比如选择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或者是播放宝宝喜欢的音乐,让宝宝把目光和注意力都放在音乐或者是玩具上,这样也是能够降低宝宝打嗝的频率,直到打嗝消失。

宝宝打嗝的原因

1、常在刚喝完奶时发生,可能是宝宝常哭闹或在喂食时吃得太急,而吞入大量的空气造成的。



2、有时肚子受寒,或是吃到生冷食物等也会出现打嗝症状。

3、其他较少见的原因是与胃食道逆流及疾病如肺炎有关,或与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

有些孕妇可能在怀孕第两三个月时就感觉到宝宝打嗝,或产前超声波检查时,看到宝宝在妈妈肚里打嗝。不过宝宝常发生频繁打嗝的年龄,还是在刚出生在前几个月,而通常在1岁以后就会改善。

宝宝打嗝是由横膈膜肌肉突然的强力收缩造成的,同时还会伴随不自主的“嗝”声。与大孩子比较,大部分的小宝宝似乎不会感到任何的不适,除非连续过长的打嗝,才会干扰到饮食等正常生活。

如何预防宝宝打嗝

1、避免吸入多余空气:注意喂奶姿势、让奶中少一点空气等,使得宝宝在吃奶时尽量避免吸入多余空气。

2、注意喝奶姿势:

母乳喂养:妈妈务必仔细学习各种哺乳姿势,在每次喂奶前先把姿势调整好,再让宝宝开始吸吮。

帮新生儿拍嗝的正确姿势

1、直立抱在肩上:不论是站还是坐,妈妈都要将宝宝尽量直立抱在肩膀上,以手部及身体的力量将宝宝轻轻扣住,再以手掌轻拍在宝宝的上背部即可。

2、端坐在大腿上:妈妈坐着,让宝宝朝向自己坐在大腿上,一只手撑在宝宝的头、下颚及家浜之间,另一只手轻拍宝宝的上背部即可。


3、侧趴在大腿上:妈妈坐好,双腿合拢,将宝宝横放,让其侧趴在腿上,宝宝头部略朝下。妈妈以一只手扶住宝宝下半身,另一只手轻拍宝宝上背部即可。


奶瓶喂养:不论抱着宝宝喝奶,还是让宝宝靠着其他物体喝奶,注意头高身体低的姿势,而且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也很有必要。

3、冲泡方式:在帮宝宝冲泡奶粉时,应先加入适量的温水,再加入奶粉,这样可避免奶粉结块,造成奶嘴阻塞而吸入过多空气。

4、奶嘴运用:另外,摇匀奶瓶时好握住奶瓶侧身,以左右摇匀的方式进行,避免上下摇动而增加奶瓶内的气体。

5、至少含住2/3:把乳头或奶嘴放入宝宝的口中时,应至少让宝宝含住2/3,并确定是否放在了宝宝的舌头上,否则奶水会溢出,而且容易让宝宝吸入过多的空气。对于经常胀气的宝宝,可适当选用防胀气奶嘴、奶瓶。

6、让宝宝少喝一口:奶瓶内的空气通常会渐渐残留在上面(形成白色泡泡),因此好不要让宝宝把奶瓶中的奶完全喝完。这样也可减少一些气体进入体内。

结语:现在我们应该对宝宝打嗝的状况有一些了解了吧,所以刚做父母的朋友要学会在宝宝刚喝完奶后一定要坚持竖抱拍拍嗝之类的,让宝宝把呼吸进去的空气给拍出来,不然对于小宝宝来说的话容易引起肠绞痛之类的哦,还有要注意我们的喂奶姿势哦。宝妈们一定要多学习学习,毕竟刚做妈妈还是有很不不懂的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