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胃炎与胃溃疡是两种不同的胃部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变特征、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疣状胃炎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疣状隆起,胃溃疡则是胃黏膜深层组织的缺损。
1、病变特征:
疣状胃炎以胃黏膜表面出现疣状或结节状隆起为特征,隆起周围黏膜可能充血水肿,但通常不穿透黏膜肌层。胃溃疡的典型表现为黏膜深层组织缺损,溃疡可深达黏膜下层甚至肌层,边缘清晰,底部常有炎性渗出物覆盖。
2、发病机制:
疣状胃炎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异常或免疫因素相关,病变局限于黏膜层。胃溃疡主要与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作用增强、黏膜屏障功能减弱有关,常见诱因包括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3、临床表现:
疣状胃炎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饱胀感,症状通常较轻微。胃溃疡典型表现为规律性上腹痛,进食后疼痛可能加重或缓解,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4、检查方法:
胃镜检查是鉴别两者的主要手段。疣状胃炎在内镜下可见多发疣状隆起,表面可有糜烂。胃溃疡则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凹陷,边缘整齐,底部覆盖白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
5、治疗原则:
疣状胃炎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和保护胃黏膜为主,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胃溃疡需强化抑酸治疗,疗程更长,严重并发症如穿孔或大出血时需考虑手术治疗。
日常需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等,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胃镜。出现持续上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