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血小板减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于 2019/02/03 20:30 复禾健康

血液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血小板,不仅能收缩血管,有助于暂时止血,还能形成止血栓,堵塞血管破裂口,加速凝血。为了使它的功能的正常运行,一般人体内的血小板的正常值为(100~300)×10^9个/L,当低于1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减少。

由于血小板在人体内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一旦血小板减少,对人体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常见危害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女性月经过多、面色苍白;偶尔可见肾脏受损;全身皮肤紫癜、鼻衄。当血小板减少到极低时,还会造成内脏、脊髓及颅内出血;尿血、呕血;并发再障、急性白血病等风险的严重危害。

那血小板减少是如何引起的呢?

首先,血小板的减少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的不足。其中包括先天性的伴畸形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是遗传性因素导致的血小板产生不足,还有一种是获得性因素,由于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对造血造成损伤,或者是影响了其在骨髓中增殖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

其次,血小板的减少可能源于血小板破坏过多。一种是非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感染,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蛇咬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烧伤等;另一种是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IV感染,周期性血小板减少,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输血后血小板减少。

另外,也可能源于血小板分布异常或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当各种原因如肝硬化、骨髓纤维化等造成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时,大量血小板储藏在脾脏中,也会引起外周血小板减少。

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对人体危害极大。患者应迅速就医,诊清病症,标本同治,恢复机体免疫力,达到复原状态。

点击展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