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痛通常需要做血常规、腹部超声、腹部CT、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急性腹痛可能与胃肠炎、胆囊炎、阑尾炎、肠梗阻、心肌梗死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血常规
血常规是急性腹痛的基础检查项目,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痛通常会出现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腹痛可能出现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增加。血常规还可以检测血红蛋白水平,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导致的急性腹痛。
2、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是无创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腹部脏器的形态和结构变化。对于胆囊炎、胆结石引起的急性腹痛,超声可以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增大或胆管扩张。对于阑尾炎引起的急性腹痛,超声可以观察到阑尾增粗、周围渗出等表现。腹部超声还可以检查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器官,排除泌尿系结石导致的急性腹痛。
3、腹部CT
腹部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腹部脏器影像信息,对于诊断复杂或病因不明的急性腹痛有重要价值。CT可以清晰显示肠梗阻的部位和程度,判断是否存在肠套叠、肠扭转等急腹症。对于腹部外伤导致的急性腹痛,CT可以评估脏器损伤情况。对于腹腔脓肿、胰腺炎等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CT检查也有助于明确诊断。
4、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指标,有助于鉴别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泌尿系结石导致的急性腹痛可能出现血尿,尿路感染引起的急性腹痛可能出现尿白细胞升高。尿常规还可以检测尿胆原、尿胆红素等指标,辅助诊断肝胆系统疾病导致的急性腹痛。
5、心电图
心电图检查可以排除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脏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以急性上腹痛为主要表现,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特征性的ST段改变。对于老年患者或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出现急性腹痛时建议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避免漏诊心脏疾病。
急性腹痛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按压腹部。在明确诊断前应禁食禁水,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建议穿着宽松衣物,保持舒适体位以减轻腹痛。急性腹痛可能提示严重疾病,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接受针对性治疗。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急性腹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