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素类药物有什么危害
发布于 2025/02/01 16:46
发布于 2025/02/01 16:46
激素类药物的危害主要包括免疫抑制、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等。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身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血糖升高、体重增加以及骨骼脆弱等问题。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身体指标,是减少危害的关键。
1、免疫抑制
激素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严重炎症。然而,长期使用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感染风险。例如,患者可能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或真菌感染。为降低风险,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应避免接触感染源,注意个人卫生,必要时接种疫苗。
2、代谢紊乱
激素类药物可能干扰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导致血糖升高、体重增加和血脂异常。长期使用可能诱发糖尿病或加重已有糖尿病病情。为预防代谢紊乱,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水平,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和全谷物。
3、骨质疏松
激素类药物会抑制骨形成,加速骨吸收,导致骨密度下降,增加骨折风险。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为保护骨骼健康,患者应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适量进行负重运动如步行或力量训练,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4、其他潜在危害
激素类药物还可能引起皮肤变薄、情绪波动、高血压和青光眼等问题。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身体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激素类药物在治疗某些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通过科学的用药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激素类药物带来的风险。
上一篇 : 鼻子干燥结痂老是不好
下一篇 : 胰腺炎为什么死得快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