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熬夜增多 成都血液捐献者三成不合格

发布于 2013/08/26 09:50

前几日,《志愿者“亚健康” 广州捐献血小板六成不合格》的新闻在网上流传,一度引起社会各界热议。而在成都,这样的情况也存在,即便今年上半年血液采集量同比增加了将近50%,但筛除不适合献血的人,在已经捐献血液的人中,都有30%的淘汰率。

“相比而言,血液中血小板一直是各大医院紧缺的。”成都市血液中心机采室主任田浩告诉记者,血小板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献血量和需求量之间存在较大的缺口。但因为捐献血小板的要求又要高于全血,有许多指标需要符合才能捐献,“其中一点,献血者必须先保证自己血小板的需求,才能捐献。”

今年上半年的血液捐献量明显增加,比去年同期增加近50%,但仍然不够用。“夏季,人们改变了一些原有的生活习惯,变得喜欢熬夜、喝啤酒,这样会很大程度影响血小板计数,也就是指标,也就不能献了。”田浩解释,成都人的血小板计数一般情况下都比北方人要低一些,只够维持自身需求,“这是区域和环境差异造成。”此外,夏季放暑假,高校学生离开成都和天热市民不愿出 门,都是导致血小板捐献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市民对血小板这种成分血的捐献,也有一定误区。”田浩直言,部分市民觉得捐献血小板会影响自身健康,“其实不会,我们采血前会做检查,必须你能维持自身需求,且要达到严格标准后才能献血。”另外,血小板的恢复速度也很快,两三天之后就可以恢复到献血前的状态。

抛开未达指标不能捐献血小板的市民外,在做过进一步检测后来献血的人中,合格率都只有70%。“这个数据,其实是很低的。”田浩叹息,目前成都市的血液需求量大,为此,她呼吁市民积极献血,“捐献血小板不仅可以挽救他人性命,也有利于自身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