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里常见的一种杂草,吃了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你认识吗?

发布于 2025/04/08 06:00

春风一吹,田间地头的杂草开始疯长。有一种植物,叶子细长如柳,开淡紫色小花,农民见了就拔,却不知它有个厉害的本事——能泻肺平喘、行水消肿。老中医的方子里常藏着它的身影,你猜它是谁?

1.这株“杂草”到底是谁?

它的学名叫“葶苈子”,北方人叫它“辣辣菜”,南方人可能称它“猫耳朵草”。春天嫩叶可凉拌,种子晒干后入药,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被列为“下品药材”,专攻痰多咳喘、水肿胀满。现代研究还发现,它的种子含强心苷成分,能增强心肌收缩力。

2.止咳平喘的“肺脏清道夫”

葶苈子最拿手的是对付痰壅咳喘。中医认为它“味辛性寒”,能像扫帚一样把肺里黏稠的痰液“扫”出去。比如肺热咳嗽、老慢支发作时痰黄黏稠,甚至憋得躺不平,用葶苈子搭配桑白皮煮水,痰消了,呼吸就顺畅了。

3.消水肿的“天然利尿剂”

它的另一绝活是利水消肿。有些人早晨起床眼皮肿、下午小腿胀,属于“阳水”(实证水肿),葶苈子能通过利尿把多余水分排出去。古方“葶苈大枣泻肺汤”就是用它配红枣,既泻水又不伤正气。

4.为什么农民总想拔掉它?

葶苈子生命力极强,会和庄稼抢营养,所以农田里它是不受欢迎的“入侵者”。但它的种子成熟后会爆裂弹射,一株能散播上千粒,堪称植物界的“游击战高手”。

下次路过田埂,不妨低头找找这株“低调的实力派”。大自然给的礼物,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提醒一句:药用需遵医嘱,别自己乱挖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