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维生素AD什么时候吃
发布于 2025/05/06 14:20
发布于 2025/05/06 14:20
新生儿维生素AD建议出生后15天开始补充,持续至3岁。补充时机主要与生长发育需求、母乳营养构成、季节光照条件、早产儿特殊状况、辅食添加进度等因素相关。
1、生长发育需求:
新生儿出生后生长发育迅速,骨骼系统对维生素D需求量大。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缺乏可能导致佝偻病;维生素A参与视觉发育和免疫功能建立。出生后第15天起补充可满足快速生长期需求,此时体内储存的维生素D已消耗殆尽。
2、母乳营养构成: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约为20-80IU/L,远低于婴儿每日400IU的需求量。纯母乳喂养儿需额外补充,配方奶喂养儿若每日奶量不足1000ml也应补充。维生素A在母乳中含量相对充足,但我国孕妇维生素A营养状况普遍处于边缘缺乏状态,故建议AD同补。
3、季节光照条件:
冬季或高纬度地区阳光不足,皮肤合成维生素D效率降低。北纬37度以上地区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几乎无法通过日照获得足够维生素D。南方梅雨季节连续阴雨天超过7天时,也应通过补充剂满足需求。
4、早产儿特殊状况:
早产儿体内维生素AD储备更少,建议出生后立即开始补充,剂量需遵医嘱调整。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能需要双倍剂量维生素D(800IU/日),持续补充至纠正月龄3个月后改为常规剂量。同时需监测血清25-(OH)D水平避免过量。
5、辅食添加进度:
6月龄添加辅食后,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摄入量增加,但维生素D膳食来源有限。1岁前辅食难以满足每日需求,建议持续补充至3岁。1岁后可调整为冬季集中补充、夏季间断补充的模式。
补充维生素AD宜在早晨餐后服用,避免与钙剂同服影响吸收。选择遮光保存的胶囊型制剂,挤破胶囊后将内容物滴入婴儿口中。补充期间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出现烦躁、多汗、颅骨软化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保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夏季避开10-15点强光时段,通过散射光同样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上一篇 : 盆底痉挛综合征和肛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下一篇 : 7岁儿童有黑眼圈怎么回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