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众筹“想筹就筹”

发布于 2018/08/29 15:07 生命时报

据莫让众筹“想筹就筹”媒体报道,今年8月初,37岁的武汉人刘凌峰在患胃癌晚期时仍乐观面对,他勇于和病魔斗争的事迹受到广泛关注。但此后有网友质疑他家境富裕,家人仍通过“轻松筹”募集30万元治病款项,这一事件在网上引起热议。

“轻松筹”平台回应称,他们已派工作人员到刘凌峰所在医院核实情况,确认病情属实。关于财产情况,平台表示,患者家属否认家境殷实,待患者病情稍缓后将会详细回应。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现今,募捐善款也加入到线上活动的大军,“互联网+慈善”已成为慈善事业的新风向。近几年来募捐形式越来越新颖,目的都在拉近大众与受助者的距离,这在本质上为社会带来了正能量,帮助了许许多多因重病而贫困的家庭,让“病魔无情、人间有爱”温暖着人心。然而,由于网络众筹长期处于法律监管空白地带,快速、简便的审核方式容易导致某些人弄虚作假、“卖惨骗捐”。这样肆意利用善心谋取私利,反而会打击大众募捐的积极性。近年来,大病众筹平台上一条条带有个人求助性质的网络募捐信息不时在朋友圈中出现。在网友踊跃献出爱心的同时,如何保证求助者发布信息的真实性?目前,对患者个人情况的审核,因涉及个人隐私且无规可依,只能依靠求助者的自觉性。从主管部门角度来说,需要通过立法及监督来间接规范个人求助行为。对求助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制度性、系统性的约束,对于求助者、募捐者、网络筹款平台、网络善款等加强规范和监督。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求助者要追究法律责任,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广大爱心人士的合法权益。

去年8月1日起实施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和《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已经给互联网募捐定了规矩,为人们的善款保驾护航。光有法规和政策约束不够,还需要当地相关部门对网络上发起的捐款活动进行实时监督,确保群众的每一笔善款落到实处。募捐平台也要精益求精、完善运行监管,不在募捐过程中出现纰漏,并实时公布善款去向,从而增强大众对网络募捐的信心,根本上保证网络募捐的长足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