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D和D3有什么区别
发布于 2025/05/20 14:27
发布于 2025/05/20 14:27
维生素AD和D3的区别主要在于成分构成、生理功能、适用人群、缺乏表现及补充方式。
维生素AD属于复合制剂,包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两种成分,其中维生素D多为D2或D3形式。维生素D3则是单一成分,化学名称为胆钙化醇,属于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两者在分子结构上存在本质区别,维生素AD需通过肝脏代谢转化为活性物质,而D3可直接参与钙磷代谢调节。
维生素AD同时具备维持视觉功能和骨骼健康的双重作用,其中维生素A参与视网膜感光物质合成,维生素D促进肠道钙吸收。维生素D3则专一作用于钙磷代谢,通过激活成骨细胞促进骨矿化,对神经肌肉调节具有独特价值。两者在预防佝偻病方面效果相当,但维生素AD额外具备预防夜盲症的功能。
维生素AD更适合存在混合性缺乏风险的婴幼儿,我国儿科学会推荐出生后及时补充。维生素D3适用于单纯维生素D缺乏人群,包括日照不足的成年人、骨质疏松患者及妊娠期妇女。早产儿、慢性腹泻患者等吸收障碍群体更需直接补充D3制剂。
维生素AD缺乏可表现为夜间视力下降伴骨骼变形,严重时出现角膜软化症与病理性骨折。单纯D3缺乏以骨痛、肌无力为特征,儿童可见方颅、肋串珠等佝偻病体征,成人则表现为骨软化症。两者缺乏均会影响免疫调节功能,但维生素A缺乏更易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
维生素AD多采用预防性补充方案,婴幼儿按每日400-800国际单位标准给药。维生素D3可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结果个体化补充,大剂量冲击治疗时需监测血钙水平。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异常者,选择活性维生素D3制剂更具优势。
日常补充需结合膳食摄入情况,动物肝脏、深海鱼油富含维生素AD,蘑菇类食物经紫外线照射后可生成维生素D3。建议婴幼儿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成年人每年检测骨密度,长期服用者每3-6个月复查血钙磷水平。户外活动时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暴露四肢皮肤,每日15-30分钟日照即可促进内源性维生素D3合成。
上一篇 : 一张嘴左耳朵旁边就疼怎么回事
下一篇 : 甲胎蛋白13.12高不高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