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什么意思
发布于 2025/05/20 06:58
发布于 2025/05/20 06:58
胃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窦部位黏膜长期存在炎症但未出现腺体萎缩的病理状态,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药物刺激、免疫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其产生的毒素和酶类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持续性炎症反应。根除幽门螺杆菌需采用四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及两种抗生素。
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窦会损伤胃黏膜,导致化学性炎症。这种情况常见于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或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治疗需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和胆汁结合剂。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保护机制。对于必须用药者需联合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自身免疫异常可能攻击胃窦部黏膜细胞,但相较于自身免疫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中免疫因素作用较弱。这类患者可能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疾病,需进行免疫指标检测。
长期进食过热、过辣、腌制食品或酗酒会持续刺激胃窦黏膜。调整饮食结构、规律进食、戒烟限酒是基础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黏膜炎症状态。
胃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日常应注意细嚼慢咽,每日定时定量进餐,避免空腹食用刺激性食物。建议选择易消化的煮炖类食物,如山药粥、南瓜羹等富含粘多糖的食材有助于黏膜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避免浓茶、咖啡因饮料。保持情绪稳定,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进行胃镜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上一篇 : 九价HPV疫苗打完多久不能同床
下一篇 : 提前闭经吃什么食物好 合理膳食改善提前闭经情况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