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肺炎五个早期症状 婴儿肺炎输液几天能好

发布于 2023/12/22 13:13 复禾健康

得了肺炎五个早期症状

肺炎是指肺泡腔和间质组织在内的急性肺实质感染病变,按其病变范围可分为大叶性肺炎、肺段或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肺炎。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得了肺炎五个早期症状的文章,欢迎阅读,谢谢!

得了肺炎五个早期症状

1.持续发烧、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减少。

2.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3.胸痛:多有剧烈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

4.呼吸困难:由于肺实变通气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症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快而浅。

5.其他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得了肺炎五个早期症状:肺炎的注意事项

忌食酸、魔芋广菜、动物脂肪,以及辛、辣、臭、腥的刺激性食物,平常食素油;

食物应以高营养、清淡、易消化为宜,不要吃大鱼、大肉、过于油腻之品,以免中焦受遏,运化不利,营养反而不足

戒烟酒,减少身体损害,因为烟酒都属辛热之品,可刺激咽喉及气管,引起局部充血水肿、肺炎

适量的多喝水和进食水果,这对肺炎的康复是很有利的,多数水果对本病有益,但不宜吃甘温的水果,如桃、杏、李子、橘子等,以免助热生痰。

婴儿肺炎输液几天能好?

停止输液之后,应给予恢复期的相应治疗,如对症治疗,给予止咳化痰、拍背等治疗,加强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摄入,保证足够的睡眠,注意保暖,进行必要的体格锻炼等。而停止输液之后,应给予恢复期的相应治疗,如对症治疗,加强营养,防止宝宝受凉,保证足够的睡眠,进行必要的体格锻炼等。宝宝肺炎输液一般一周左右会好。

新生儿肺炎该怎么预防

新生儿肺炎很多与宫内感染有关,预防新生儿肺炎孕妇要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尽量避免感染性疾病,要定期产检,如果有感染,需要及时治疗,对于胎膜早破,绒毛膜炎的孕妇在分娩前可以用抗生素预防胎儿感染。母亲在怀孕期间定期做产前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怀孕末期,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的问题,产科医生会采取相应的监护和治疗措施,以尽量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应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

小儿支气管肺炎吃中药要多久能治愈

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时要根据小孩的实际情况,以及身体素质选择适宜的中医秘方治疗,但是如果小孩对药方过敏或者使用一段时间后,根本没有起到治疗的效果,那一定要停止使用,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一下拍胸片,听诊,化验下血常规等等来了解一下的孩子的病情情况。小儿支气管肺炎多久能治愈,一般来说普通的肺炎疗程就是7-14天,如果您症状比较轻微,经过抗感染有效治疗可能5-7天也可以控制病情,如果小孩病情很严重是重症肺炎,它治愈时间就会更长,也可能达到10-14天,甚至2-3周都有可能,所以不能肯定说多久能治愈,只能说大部分情况7-14天可以控制病情。一般来说小孩子的支气管肺炎是不主张吃中药治疗的,因为目前的西药治疗、现代医学治疗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因为支气管肺炎,绝大部分都是由病毒或者细菌感染所导致的,那么就需要针对具体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治疗。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得了肺炎

宝宝经常流鼻涕且有咳嗽,可能是肺炎引起的。那么,宝宝为什么容易得肺炎呢?妈妈们该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得了肺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肺炎疾病是人们生活中常见而不陌生的了。要是人们患上肺炎疾病的刹那是很担心的,肺炎患者的饮食是会受限制的。不同的致病原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肺炎。那么,如何鉴定宝宝得了肺炎呢?

医生解析

婴幼儿肺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炎症向下蔓延所致,表现为呼吸快、流涕、咳嗽、发热,3—6天后大多数咳嗽加重,发绀或者呼吸困难;有的还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腹泻或精神委靡、嗜睡。严重的婴幼儿肺炎还可出现心功能不全,甚至造成死亡。

如何鉴定宝宝得了肺炎

1、观察

肺炎宝宝精神状态、食欲特别不好,普通发烧的孩子烧退之后就会精神,但是肺炎患儿即使退烧也没精神,而且烦恼易怒。宝宝感冒发烧一般3天左右会好转,如果发烧时间长,持续5~7天时,家长一定要带宝宝上医院进检查了。

2、听

与普通的感冒咳嗽相比,肺炎患儿的咳嗽声音更为剧烈、频繁、有深度,而且有痰,家长们如果发现宝宝的嗓子里总有呼噜呼噜的带痰声,很有可能是肺炎。

3、看

首先看鼻翼,肺炎患儿的鼻子总是一扇一扇的。其次看胸廓,宝宝吸气时胸廓出现凹陷是肺炎的症状之一。家长们具体观察宝宝的上窝、肋间隙以及下(胸骨最下面)三个部位。

温馨提示:肺炎虽然对小儿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迅速恢复是完全可能的。如果宝宝烦躁不安、面色发灰、喘憋出汗、口周青紫、脉搏明显加快。那么,就要立刻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