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及症状表现

发布于 2018/10/09 13:48 复禾健康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及症状表现有哪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病的一种,而且这种病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病于各个年龄段,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那么你知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什么会找上我们吗?出现这种病我们会表现出哪些症状吗?这些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

1、免疫因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现与患者的身体免疫情况有关,这一情况已经被医学人士公认,并且认为体液免疫是其环节,已经证实大多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其中特别是PAIgG与PAC3增多,从而在血小板表面固定IgG抗体分子的Fc片断在补体C3b受体相结合,使血小板被吞噬破坏或是抗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相关抗原相结合,在补体C5~C9的作用下,使血小板直接溶解破坏。

2、脾脏因素

经过临床发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大多数血小板在脾脏破,其患者们的血小板计数会迅速增加,骨髓巨核细胞恢复正常,且多数患者血清中抗血小板抗体有所下降,患者们会在临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好转,这也表明脾脏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有着紧密关系。

3、毛细血管缺陷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毛细血管脆性增高,但应用激素后,在血小板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出血症状会有明显改善,这样就是说明毛细血管缺陷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现有关系。

4、病毒因素

因为受到病毒而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常见的病毒就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化学物质、以及生活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等有关系,而这些因素都需要人们自己去避免才可以远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症状:

1、呕吐黑便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症状会有出血,而常见的出血部位就是皮肤、粘膜广泛,多为散在性针头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形成瘀点或瘀斑;同时人们四肢出现此情况会比较严重,但也有一些患者会有全身性出血斑或血肿;约占20%~30%的患者以大量鼻衄或齿龈出血为主进行治疗;此时患者还会有呕血或黑便,多为口鼻出血时咽下导致的,但现实生活中发生真正胃肠道大出血的患者比较少;球结膜下出血却是经常出现,也会偶见肉眼血尿。

2、发热嗜睡

多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除了具有皮肤、粘膜出血以外,仅10%~20%患者会有轻度脾肿大;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会有发热情况,出血严重患者会有失血性贫血,侧可发生失血性休克;此时患者还会伴有局部血肿的相应症状,有颅内出血的患者还会有头痛、嗜睡、昏迷、抽搐、麻痺等症状;其中急性暴发型患者除血小板减少外,还会伴有血管壁的损害,也会导致出血较重。

3、瘀斑出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严重患者身上的部分淤斑会融合成片或形成血疱,口腔黏膜也常发生出血或血疱以及牙龈和鼻腔黏膜出血;少数患者会有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或视网膜出血;轻型患者一般仅见皮肤散在淤点和淤斑;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多有自限性,80%~90%患者在病后半年内恢复,其中多数在3周内好转;少数患者病程迁延而转为慢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消化道出血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约30%~40%在诊断时无任何症状,此类型患者起病比较缓慢,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与黏膜出血,而且出血症状也是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其中皮肤紫癜及淤斑还会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以四肢远端出现的比较多,尤其在搔抓皮肤或外伤后易于出现皮肤紫癜和淤斑;此时人们会有黏膜出血程度不一,主要以口腔黏膜、牙龈、鼻黏膜出血和女性月经过多出现的比较多,病情严重一些的患者就会有血尿或消化道出血;也呼吁大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就要及时来医院诊治。

以上是关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及症状表现”的相关介绍,现在大家知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什么会找上我们了吧?在生活中做好预防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降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率,使大家不再受疾病的侵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