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与非萎缩性胃炎区别
发布于 2025/05/23 16:53
发布于 2025/05/23 16:53
浅表性胃炎与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变程度和病理特征,浅表性胃炎仅累及胃黏膜表层,而非萎缩性胃炎可能伴随腺体减少但无萎缩。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变深度、病理表现、症状特点、内镜下特征及预后转归五个方面。
浅表性胃炎病变局限于胃黏膜表层上皮细胞,黏膜层充血水肿但未破坏深层结构。非萎缩性胃炎虽未出现腺体萎缩,但炎症可能累及黏膜全层,部分病例可见肠上皮化生改变。胃黏膜活检病理检查是鉴别两者的金标准。
浅表性胃炎病理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黏膜水肿,胃小凹上皮细胞变性较轻。非萎缩性胃炎除炎症细胞浸润外,常见胃底腺假幽门腺化生,部分区域腺体密度降低但未达萎缩标准,需通过特殊染色评估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
浅表性胃炎多表现为餐后上腹隐痛、嗳气等轻度症状。非萎缩性胃炎因黏膜防御功能下降,更易出现腹胀、早饱感等动力障碍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胆汁反流。两者症状重叠度较高,不能单纯依靠临床表现鉴别。
浅表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充血、糜烂或点状出血。非萎缩性胃炎除上述表现外,常见黏膜粗糙呈颗粒状,皱襞增粗,部分可见黏膜下血管透见但未达萎缩性胃炎标准的血管网显露程度。
浅表性胃炎经规范治疗多可完全修复,癌变风险极低。非萎缩性胃炎可能向萎缩性胃炎发展,长期存在者需定期胃镜监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无论哪种类型均应根除治疗,以阻断疾病进展。
日常饮食建议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主食,搭配清蒸鱼、炖豆腐等低脂高蛋白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腌制食品。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糙米、燕麦有助于黏膜修复,烹调时使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保持规律进餐习惯,每餐七分饱,餐后散步30分钟促进胃肠蠕动。合并焦虑症状者可尝试腹式呼吸训练,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建议戒烟限酒,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睡眠时抬高床头15厘米预防夜间反流。
上一篇 : 脚底大拇指那条筋一按很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下一篇 : 女性右腰后侧隐隐作痛是怎么回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