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检查什么的
发布于 2025/05/25 07:48
发布于 2025/05/25 07:48
血浆D-二聚体测定主要用于检测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常用于筛查静脉血栓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D-二聚体升高可能由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术后状态、感染、肿瘤等因素引起。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提示体内存在血栓形成及溶解过程。该检测对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阴性排除价值较高,若结果正常可基本排除急性血栓性疾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广泛微血栓形成会导致D-二聚体显著升高,常伴随血小板减少、凝血时间延长。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判断DIC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外科手术后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D-二聚体通常会暂时性升高。持续异常增高需警惕术后血栓并发症,如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显著增加。
严重感染如脓毒症时,炎症因子会激活凝血系统,导致D-二聚体水平上升。其数值变化可反映感染严重程度,并与器官功能损害呈正相关。
恶性肿瘤患者常见D-二聚体升高,可能与肿瘤促凝物质释放有关。某些肿瘤如肺癌、胰腺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疾病分期、预后存在相关性。
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采血时尽量一次成功以减少溶血干扰。妊娠期、老年人及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生理性升高,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建议检测异常者完善超声、CT血管成像等检查,血栓高风险人群需遵医嘱进行抗凝预防。日常注意补充水分,避免久坐不动,长途旅行时可穿着弹力袜预防血栓形成。
上一篇 : 肝内回声呈点状密集弥漫性增强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 颧小肌和颧大肌损伤会凸起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