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期症状和前兆主要有上腹隐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恶心呕吐、黑便。
1、上腹隐痛:
早期胃癌患者常出现剑突下或上腹部持续性钝痛,疼痛程度较轻且无规律性,易被误认为胃炎或消化不良。这种疼痛与肿瘤侵犯胃壁神经或局部炎症刺激有关,进食后可能加重。若疼痛持续两周以上且伴随其他症状,需及时进行胃镜检查。
2、食欲减退:
约60%早期胃癌患者会出现明显的食欲下降和早饱感,表现为进食少量食物即产生饱胀不适。这与肿瘤分泌的异常物质影响胃肠激素分泌有关,也可能因胃蠕动功能受损导致。长期厌食可引发营养不良和贫血。
3、体重下降:
无明显诱因的体重减轻是重要警示信号,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10%需高度警惕。肿瘤消耗机体能量、营养吸收障碍以及进食减少共同导致体重骤降,部分患者可伴随乏力、头晕等全身症状。
4、恶心呕吐:
肿瘤生长导致胃腔狭窄或幽门梗阻时,可出现餐后呕吐,呕吐物常含隔夜食物。贲门部肿瘤则可能引发吞咽困难或反流症状。这类症状提示肿瘤已发展到一定体积,需立即进行影像学评估。
5、黑便:
肿瘤表面溃破出血时,血液在消化道内氧化形成柏油样黑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少量持续出血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大量出血则会出现呕血或休克。这是胃癌进展的重要标志,需紧急处理。
预防胃癌需建立健康饮食习惯,每日摄入新鲜蔬菜300克以上,限制腌制、熏烤及高盐食品。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不少于150分钟。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2-3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有家族史或慢性胃病患者应缩短筛查间隔。出现持续性消化不良症状时,避免自行服用抑酸药物掩盖病情,及早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