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还不治疗?这几点后果,大多都被忽视了

发布于 2025/05/28 07:36

血糖仪上的数字总是让人又爱又恨,高了担心并发症,低了害怕低血糖。但比血糖波动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对糖尿病的危害认知还停留在"三多一少"上。殊不知,这个慢性病正在用你想象不到的方式,一点点侵蚀着全身各个器官。

一、血管系统:无声的"管道腐蚀工"

1、微血管病变

长期高血糖就像糖水浸泡血管壁,最先遭殃的是毛细血管。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失明,肾小球损伤最终会发展成尿毒症。

2、大血管危.机

冠心病、脑梗死的风险比常人高出2-4倍。血糖每升高1mmol/L,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增加10%。

3、下肢血管异常

足部伤口难以愈合,严重时可能面临截肢。糖尿病患者截肢风险是非糖尿病的40倍。

二、神经系统:被糖化的"电线网络"

1、周围神经病变

手脚麻木、刺痛感是最早信号。严重时会出现感觉丧失,烫伤割伤都察觉不到。

2、自主神经紊乱

胃轻瘫导致饭后腹胀,排尿困难引发尿潴留。最危险的是无痛性心梗,容易错过抢.救时机。

3、认知功能下降

海马体萎缩加速,老年痴呆风险增加50%。记忆力减退常常被误认为是正常衰老。

三、代谢系统:失控的"能量工厂"

1、脂肪代谢异常

高血脂与高血糖狼狈为奸,加速动脉硬化。甘油三酯水平往往是正常人的3-5倍。

2、蛋白质代谢紊乱

肌肉流失速度加快,特别容易疲劳。伤口愈合需要的时间是健康人的2倍。

3、电解质失衡

频繁排尿带走大量矿物质,夜间腿抽筋可能是缺镁信号。

四、免疫系统:罢工的"防御部队"

1、感染风险激增

肺炎、尿路感染发病率显著升高。一个小小的足部真菌感染可能演变成败血症。

2、疫苗效果打折

流感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比健康人低30%,需要更频繁接种。

3、炎症反应亢进

牙龈炎、皮肤炎症反复发作。慢性炎症又会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

五、骨骼系统:脆弱的"人体支架"

1、骨质疏松

骨折风险增加40%,尤其是髋部骨折死亡率高达20%。

2、关节病变

血糖结晶沉积引发痛风,关节变形发生率是常人的3倍。

3、牙槽骨吸收

牙齿松动脱落提前10-15年,50岁以上患者缺牙率超过60%。

这些变化往往需要5-10年才会显现,等出现明显症状时,伤害已经难以逆转。但好消息是,通过科学控糖、定期筛查、早期干预,完全可以把并发症风险降低60%以上。明天开始,记得测血糖时顺便检查下脚底皮肤,体检报告上的每个异常指标都值得追问原因。控制糖尿病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给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质量投保。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