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石膏拆除后需注意功能锻炼、皮肤护理、疼痛管理、饮食调整及定期复查。恢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避免二次损伤。
1、功能锻炼:
拆除石膏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轻柔腕关节屈伸、旋转练习,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随着肌力恢复可增加抗阻训练,如握力球锻炼、橡皮筋拉伸等。严禁突然用力或过度负重,防止未完全愈合的骨骼移位。
2、皮肤护理:
长期石膏固定可能导致皮肤角质层增厚、干燥脱屑。拆除后每日用温水清洁后涂抹保湿乳液,避免抓挠或使用刺激性清洁剂。若出现局部红肿、皮疹需警惕接触性皮炎,应及时就医。夜间可佩戴透气护腕保护脆弱皮肤。
3、疼痛管理:
康复期可能出现酸胀、隐痛等不适,可通过热敷(伤后4周以上)或冷敷(急性期)缓解。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夜间痛醒,需排除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非甾体抗炎药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4、饮食调整:
每日保证500毫升乳制品及50克瘦肉补充钙质与蛋白质,多食用菠菜、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胶原合成。限制咖啡、酒精摄入以免影响骨代谢。合并骨质疏松者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制剂。
5、定期复查:
拆除石膏后1周需进行X线复查确认骨痂生长情况,之后每4-6周评估愈合进度。康复期间若出现关节僵硬、肌力下降超过2级或感觉异常,需提前复诊。完全负重活动需经医生评估确认骨折线消失后方可进行。
康复期建议佩戴弹性护腕6-8周提供支撑,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改善血液循环。睡眠时保持手腕中立位,枕头垫高减轻水肿。每日记录关节活动度变化,如3周后功能未明显改善需考虑定制康复计划。注意心理调节,避免因恢复缓慢产生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