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根管治疗适用于牙髓坏死、根尖周炎、复杂根管解剖等疑难病例,主要适应症包括根管钙化、器械分离、根管侧穿、根尖手术及二次治疗失败。
1、根管钙化:
长期慢性炎症或外伤可能导致根管系统矿化闭塞,传统器械难以疏通。显微根管治疗通过高倍放大和超声器械,可定位钙化根管通路,配合专用锉进行疏通,保留患牙避免拔除。
2、器械分离:
根管锉折断滞留时,显微镜能精确定位碎片位置,配合超声取出断械或建立旁路。需评估断械位置及根尖病变情况,若合并根尖阴影需同期进行根尖切除。
3、根管侧穿:
治疗中意外穿孔或内吸收导致侧壁缺损时,显微镜可辅助生物材料精准修补。常见于弯曲根管或老年薄壁牙,需使用三氧化矿物聚合体封闭穿孔处。
4、根尖手术:
常规根管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根尖周炎,需在显微镜下切除感染根尖并逆行充填。适用于根尖囊肿、大面积肉芽肿及根管超填引发持续疼痛的病例。
5、治疗失败:
遗漏根管或充填不密合导致的再感染,显微镜能发现额外根管并彻底清理。上颌磨牙近颊第二根管、下颌切牙舌侧根管是常见遗漏部位,需配合锥形束CT评估。
术后应避免患牙咬硬物2周,使用含氯己定漱口水维护口腔卫生。建议每半年复查根尖片观察愈合情况,治疗牙建议全冠修复防止折裂。日常注意控制甜食摄入,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吸烟患者需戒烟以促进根尖组织修复。若出现咬合痛或牙龈肿胀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