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障能治好吗?如何看待这种病?

发布于 2019/02/01 23:09 复禾健康

事实上,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血液病。它的发生有很多原因,主要是由于红骨髓减少,代之以黄骨髓。主要特点是全血细胞减少。这种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通常导致其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有忽视治疗、误诊、漏诊、治疗方法不对等几方面。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缓慢,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黏膜,切不严重,可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病程多在4年以上,甚至可长达10年之久。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大多可治好,但也有病人迁延多年不愈。少数病人可急性发作,病情急转直下,常与感染有关。

另外,再障发病机理之一是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某些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应用骨髓毒性药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或过量暴露于射线是再障的高危因素。大多数再障与遗传无关,少数病人再障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现代治疗障碍贫血常采用的输血、激素、免疫抑制治疗、化疗、骨髓移植等方法,其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常选用以下药物:(一)微量元素类药物:氯化钴、免疫调节剂、肾上腺皮质激素。(二)雄性激素类药物:丙酸睾丸酮、康力龙、羟甲雄酮。(三)骨髓兴奋剂:硝髓士的宁、一叶萩碱、莨菪类药物。

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然是一种凶险、难治疗的疾病,现如今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其实患者只要及时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这种疾病还是可以的。所以患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治疗。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才是正确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