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体格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于 2025/06/07 11:45

腹部体格检查需重点关注压痛、肿块、肠鸣音、肝脾触诊及移动性浊音五项内容。检查顺序按视诊、听诊、触诊、叩诊进行,避免遗漏重要体征。

1、压痛检查:

压痛是腹腔脏器炎症或损伤的直接表现。检查时从远离疼痛区域开始,逐渐向可疑部位靠近,采用单指触诊法确定最痛点。反跳痛提示腹膜刺激征,需警惕急腹症。常见压痛部位包括麦氏点(阑尾炎)、墨菲征阳性(胆囊炎)等。记录压痛范围、程度及放射部位有助于鉴别诊断。

2、肿块评估:

触及肿块需描述位置、大小、质地、活动度及边界。恶性肿瘤多呈坚硬、固定、边界不清的包块,囊肿则表面光滑可推动。脐周肿块可能为腹主动脉瘤,需立即测量血压并禁止重压。女性下腹包块需考虑卵巢囊肿子宫肌瘤,需结合妇科检查。

3、肠鸣音听诊:

正常肠鸣音每分钟4-5次,听诊时间不少于30秒。肠鸣音亢进见于肠梗阻早期,消失提示麻痹性肠梗阻或腹膜炎。高调金属音是机械性肠梗阻特征。听诊需避开血管杂音区,空腹状态下更准确。糖尿病患者出现肠鸣音异常需警惕自主神经病变。

4、肝脾触诊:

肝脏触诊从右髂窝开始,配合呼吸运动,正常肋下≤1cm。脾肿大时向右下腹延伸,需测量甲乙线、甲丙线。肝硬化患者触诊手法需轻柔,避免门静脉高压导致出血。儿童肝脾触诊需考虑年龄标准,新生儿肝脏占腹腔比例较大属正常现象。

5、移动性浊音:

腹水超过1000ml可出现移动性浊音。检查时先确定仰卧位浊音区,转向侧卧后浊音区转移为阳性。需与巨大卵巢囊肿鉴别,后者浊音区位于腹部正中。肝硬化患者出现移动性浊音提示失代偿期,需评估肝功能分级。大量腹水时可能出现液波震颤。

检查前需保持室内温暖,充分暴露腹部但注意保护隐私。患者排空膀胱后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放松腹肌。触诊时观察患者表情变化,儿童可分散注意力提高配合度。慢性肾病患者注意检查有无血管杂音,孕妇需调整触诊手法避开子宫。检查后及时记录阳性体征,疑似急腹症者需禁食并安排影像学确认。建议每年进行常规腹部体检,高危人群可增加超声检查频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