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肿大建议首诊普通内科或感染科,具体科室选择需结合伴随症状,主要有耳鼻喉科、血液科、肿瘤科、普外科、风湿免疫科。
1、普通内科:
无明显局部感染症状的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应优先挂普通内科。医生会通过触诊判断肿大范围及质地,初步筛查结核、EB病毒感染等常见病因。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基础检查可帮助区分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
2、感染科:
伴随发热、咽痛等感染症状时需挂感染科。专科医生会针对性排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HIV感染等特殊病原体。对于持续2周以上的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需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原体培养。
3、耳鼻喉科:
局限于颈部或颌下的淋巴结肿大建议就诊耳鼻喉科。常见于扁桃体炎、龋齿等头颈部感染灶引发的反应性增生。专科检查可发现隐蔽的口咽部病灶,必要时需进行鼻咽镜或影像学检查。
4、血液科:
多发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伴体重下降需警惕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科会进行骨髓穿刺、流式细胞术等检查排除淋巴瘤、白血病。血涂片发现异常淋巴细胞是重要诊断线索。
5、肿瘤科:
质地坚硬、固定不活动的淋巴结需排查转移癌。肿瘤科通过PET-CT定位原发灶,乳腺癌、肺癌等常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
日常应注意记录淋巴结肿大的持续时间、增长速度及伴随症状。避免反复按压刺激肿大部位,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疼痛,若出现直径超过2厘米、进行性增大或伴有夜间盗汗需及时复诊。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限制辛辣刺激食物,维生素C和锌元素对淋巴系统修复有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