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管理、心理支持和症状监测等方式护理。
1、饮食调整:
低纤维、低脂饮食可减少肠道刺激,推荐食用白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生冷及乳制品,急性期可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长期患者需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预防营养不良。
2、药物管理:
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常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美沙拉嗪可能引发头痛,激素长期使用需监测骨密度。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3、心理支持:
慢性病程易引发焦虑抑郁,可通过正念冥想、加入病友互助小组缓解压力。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避免负面情绪影响病情。严重心理障碍需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4、症状监测:
每日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血便情况,监测体温和体重变化。出现持续腹痛、高热或大量便血时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肠镜和血液指标,评估黏膜愈合情况。
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推荐步行、瑜伽等低强度活动。戒烟戒酒可降低复发风险,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外出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和清洁用品,做好症状突发预案。建立长期随访计划,与消化科医生保持沟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