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中毒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肝功能、肾功能及胸部影像学检查。主要评估指标包括血液甲醛浓度、器官功能损伤程度和呼吸系统受累情况。
1、血常规:
通过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判断是否存在溶血性贫血或骨髓抑制。急性甲醛暴露可能引发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慢性中毒可见全血细胞减少。需同时观察网织红细胞计数评估造血功能。
2、血气分析:
评估呼吸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程度。甲醛刺激呼吸道可导致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PaO2降低、PaCO2升高。严重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可见pH值下降、BE负值增大。
3、肝功能:
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甲醛代谢产物甲酸可造成肝细胞损伤,急性期ALT/AST显著升高,慢性中毒可见γ-谷氨酰转肽酶持续异常。严重者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4、肾功能:
检查肌酐、尿素氮及尿常规。肾小管是甲醛主要靶器官,早期可见尿β2微球蛋白增高,进展期出现血肌酐上升。尿液中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球损伤。
5、胸部影像:
X线或CT检查评估肺水肿、肺炎等病变。急性吸入者可呈现弥漫性磨玻璃影,慢性接触者常见支气管壁增厚。重度中毒需行肺功能检测判断通气障碍类型。
确诊甲醛中毒后应脱离污染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期建议住院观察,静脉补充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恢复期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适当增加维生素C摄入促进毒素代谢。职业暴露人群应佩戴防护装备,家中新装修场所需持续通风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