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3周的咳嗽可通过镇咳药物、抗感染治疗、环境调整、过敏管理和气道护理等方式改善。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慢性气道疾病或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镇咳药物:
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适用于干咳,外周性镇咳药如苯丙哌林对刺激性咳嗽有效。痰多者需配合氨溴索等祛痰药,避免单纯抑制咳嗽反射。药物选择需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咳嗽,建议经呼吸科评估后使用。
2、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感染需根据痰培养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左氧氟沙星。支原体肺炎适用阿奇霉素,百日咳需大环内酯类全程治疗。病毒感染以对症为主,但需警惕流感病毒引起的迁延性咳嗽。
3、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通风2次。移除地毯、毛绒玩具等过敏原,使用防螨床品。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必要时应佩戴N95口罩。二手烟暴露会加重气道高反应性,需严格避免。
4、过敏管理:
过敏性咳嗽可尝试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鼻后滴漏综合征需联合鼻用激素。尘螨过敏者建议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合并哮喘特征需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控制气道炎症。
5、气道护理:
每日2次生理盐水雾化稀释分泌物,蜂蜜水缓解夜间干咳。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可降低气道敏感度。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坚持流感疫苗接种,吸烟者必须彻底戒烟。
建议增加每日饮水量至1.5-2升,温水含服花椒梨汤有助于缓解咽痒。睡眠时垫高床头15厘米可减少胃酸反流刺激。若咳嗽伴随咯血、消瘦或胸痛,需立即排查肺结核与肺部肿瘤。适度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能改善肺功能,但应避免冷空气刺激引发的痉挛性咳嗽。烹饪时开启抽油烟机,避免油烟与辛辣气味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