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患者通常出现肝区疼痛、腹水、黄疸和恶病质四种典型症状。这些症状主要由肿瘤压迫、肝功能衰竭及全身消耗引起,需通过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指标确诊。
1、肝区疼痛:
晚期肝癌患者90%以上出现持续性钝痛或胀痛,位于右上腹或剑突下。肿瘤快速生长牵拉肝包膜是主要诱因,伴随门静脉癌栓形成时疼痛加剧。临床常用盐酸曲马多等镇痛药缓解,严重者需神经阻滞治疗。
2、腹水:
门静脉高压合并低蛋白血症导致腹腔积液,表现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每日钠摄入需限制在2克以下,利尿剂联合人血白蛋白输注可改善症状。顽固性腹水需行腹腔穿刺引流。
3、黄疸:
胆红素代谢障碍引发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如浓茶。肿瘤压迫胆管或肝细胞广泛坏死是根本原因,血清总胆红素常超过171μmol/L。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能缓解梗阻性黄疸。
4、恶病质:
肿瘤消耗导致体重骤降超过10%,伴肌肉萎缩和极度乏力。白介素-6等炎症因子过度分泌加速代谢紊乱。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甲地孕酮可改善食欲,但难以逆转进行性消瘦。
肝癌晚期患者应保证每日30kcal/kg热量摄入,优先选择易消化的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下肢水肿者需抬高肢体。疼痛管理建议采用三阶梯止痛方案,心理疏导需贯穿全程。出现呕血或肝性脑病前兆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