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小结节可通过胸部CT、增强CT、PET-CT、经皮肺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
1、胸部CT:
胸部CT是筛查肺结节的首选方法,能清晰显示直径2毫米以上的结节,通过薄层扫描可评估结节形态、密度及边缘特征。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或混合密度结节在CT上有不同表现,医生会根据结节大小、生长速度等特征判断良恶性。对于8毫米以下的结节,通常建议3-6个月随访复查。
2、增强CT:
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结节血供情况,恶性结节多表现为明显强化。该检查能鉴别血管性病变与肿瘤,对判断纵隔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价值。碘过敏或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以上。
3、PET-CT:
利用肿瘤细胞高代谢特性,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葡萄糖显像判断结节性质。标准摄取值超过2.5提示恶性可能,但活动性炎症、结核等可能出现假阳性。该检查对远处转移评估有优势,但价格较高且存在辐射。
4、经皮肺穿刺:
在CT引导下用细针穿刺获取组织标本,病理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适用于外周型结节,可能发生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肺气肿患者不宜进行,术后需卧床观察4-6小时。
5、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气道进入观察中央型结节,可进行活检、刷检或灌洗。超声支气管镜能定位气道外1-4厘米的结节,联合电磁导航技术可提高外周结节检出率。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术后2小时禁止进食饮水。
发现肺结节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减少厨房油烟暴露。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肺功能,饮食注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十字花科蔬菜。焦虑情绪可能影响免疫调节,建议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定期随访时携带既往影像资料便于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