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症状可能包括持续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和反复感染。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1、持续咳嗽:
早期肺癌患者常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干咳或刺激性咳嗽,与普通感冒咳嗽不同,这种咳嗽难以缓解且可能逐渐加重。若咳嗽伴随声音嘶哑或痰液性质改变,需高度警惕。对于长期吸烟者或高危人群,建议及时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2、痰中带血:
约30%的早期肺癌患者会出现痰中带血丝或铁锈色痰,医学上称为咯血。这是由于肿瘤侵犯支气管黏膜血管所致。需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鉴别。出现此症状时应避免剧烈咳嗽,立即就医进行支气管镜或细胞学检查。
3、胸痛不适:
肿瘤生长压迫胸膜或胸壁时可能引发钝痛或隐痛,疼痛常固定于病变部位,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早期疼痛多呈间歇性,易被误认为肌肉劳损。建议记录疼痛特征,配合医生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和PET-CT检查。
4、呼吸困难:
当肿瘤阻塞气道或引发胸腔积液时,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气促,初期仅在活动后明显。伴随哮鸣音或呼吸音减弱时提示气道狭窄。肺功能检查可评估通气障碍程度,胸腔穿刺能明确积液性质。
5、反复感染:
肿瘤导致支气管阻塞易引发阻塞性肺炎,表现为同一部位反复发生肺炎,抗感染治疗效果有限。常见发热、脓痰等感染症状。需通过增强CT判断肺部实变是否由肿瘤引起,必要时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
肺癌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戒烟可降低50%发病风险。确诊后需根据病理类型和分期选择治疗方案,早期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80%。治疗期间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等;进行适度有氧运动改善肺功能;避免接触油烟等呼吸道刺激物。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心理支持对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