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脑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以及疫苗接种反应等原因引起。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成人脑炎最常见的原因,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肠道病毒等均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通过血液或神经途径侵入脑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脑细胞损伤。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需通过脑脊液检查和影像学确诊。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2、细菌感染:
细菌性脑炎多由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病原体引起,常继发于中耳炎、鼻窦炎或肺部感染。细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实质,引发化脓性炎症。患者可能出现高热、颈项强直、精神异常等表现。治疗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严重者需联合糖皮质激素。
3、自身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脑组织所致,抗NMDA受体抗体、抗LGI1抗体等均可致病。这类脑炎常见于青年女性,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和运动障碍。诊断依赖抗体检测和脑脊液分析,治疗主要采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免疫调节剂。
4、寄生虫感染:
弓形虫、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感染可导致脑炎,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寄生虫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形成肉芽肿性病变。患者可能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癫痫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磺胺嘧啶、乙胺嘧啶等,同时加强支持治疗。
5、真菌感染:
隐球菌、曲霉菌等真菌感染可引起脑炎,多见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艾滋病患者。真菌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经血行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慢性头痛、脑膜刺激征和颅神经麻痹。治疗需长期使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
6、疫苗接种反应:
某些疫苗如狂犬病疫苗、乙脑疫苗可能诱发免疫介导的脑炎反应,属于罕见不良反应。通常在接种后1-2周出现发热、头痛、意识模糊等症状。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且可自愈,严重者需使用免疫调节治疗。
预防脑炎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原体,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建议接种乙脑、流脑等疫苗,高危人群可考虑预防性用药。出现持续头痛、发热或神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恢复期患者可进行认知训练和适度运动,促进神经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