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表现
发布于 2025/06/11 15:50
发布于 2025/06/11 15:50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视力模糊、眩光敏感、色彩感知减弱、近视度数变化和复视。这些症状通常随晶状体混浊程度加重而逐渐显现。
早期表现为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患者常感觉视物如隔薄纱。晶状体皮质或核部混浊导致光线散射,阅读或看远时尤为明显。部分患者需频繁更换眼镜度数,但矫正效果有限。
晶状体不均匀混浊引起光线散射,患者在强光下或夜间面对车灯时出现明显光晕现象。皮质性白内障患者此症状更突出,严重时可影响驾驶安全。
核性白内障会导致晶状体褐变,如同佩戴茶色滤镜。患者难以区分蓝色和紫色系,绘画工作者可能出现调色偏差。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视物发黄现象。
核性白内障患者因晶状体屈光力增强,可能出现近视漂移现象。原有老花眼患者可能发现近视力暂时改善,但远视力持续恶化,这种"第二视力"现象具有特征性。
晶状体局部混浊可能导致单眼复视,与双眼视功能障碍不同。这种复视在闭单眼时仍存在,常见于皮质楔形混浊患者,严重者可影响步态平衡。
建议白内障患者增加富含叶黄素的深色蔬菜摄入,如菠菜、羽衣甘蓝;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延缓进展;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改善眼部微循环。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红外线或电离辐射环境,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当矫正视力低于0.5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眼压和眼底情况。
上一篇 : 灰指甲的初期症状图是怎样的
下一篇 : 急性肺脓肿病的症状是什么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